English

面对竞争 高校怎么做

2000-12-28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朱文琴 我有话说

时值隆冬,2001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活动已在首都各大高校紧张有序地拉开了帷幕。12月7日,中国人民大学逸夫馆里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;前来选才的“赛特”、“中青旅”“北京电信”等单位忙碌地接待着人大的应届毕业学子。

“今年的市场来得又早又猛”,不少高校颇有感触地说。北京工业大学仅几周时间,就有3000多人次参加了各种校园招聘会。展望200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,高校强烈感到“火爆”态势的来临。

近些年来,高等学校迅速转变观念,深化改革,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上,从招生计划、专业设置、课程体系、培养模式等,都进行着不断的改革和调整。

瞄准市场需求,扩大短线专业的招生计划,缩小长线专业的规模,已是高校普遍采取的举措。一些学校还对需求小的专业实施提高办学层次(改招收本科生为研究生),或隔年招生的做法等。近几年中,高校的扩招都是用于扩大热门专业的规模。北京化工大学根据国家确立的六大支柱产业(信息、生物、材料、环境等)调整各专业的招生计划,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,拓宽学生知识面,加强专业基础,提高学生应对市场的能力。该校化工专业的学生,由于同时具备信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,因此,同样深受信息类用人单位的欢迎。在该校的培养方案中,1、2年级实施按理工、文法、经贸等大类授课,3年级按院系模块授课,4年级按专业体系授课。在生物工程系,还试行“3+1”模式,即基础课加真题实践,让学生到实际课题中真刀实枪地学习锻炼。

在紧贴社会设置专业的同时,高校重视培养一部分需求虽小,但必不可少的专业。一些学校的实践表明,长线专业的学生,只要具备优良的全面素质,也一样能找到适合发展自己的岗位。中国人民大学认为,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包括输送优秀人才、适应需要的人才和紧缺的人才三个方面。对需求小的专业可以通过开设副修专业、第二课堂等,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,特别是加强计算机、外语等能力的培养,只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全面素养,也一样能在社会干出成绩。

北京工业大学为学生举办国际认证的“系统工程师”等培训班,提高短线专业学生的多种能力,承认学分,深受学生欢迎,已有4000多名学生获得了证书,他们到了社会,一样受到青睐。

被誉为“天之骄子”的清华大学,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,努力调整学科、专业和培养模式。学校发现该校的毕业生存在的弱项也不少,诸如人际交往能力、表达能力、外语能力、团队精神、商业头脑等。

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,应运而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,在高校面向市场办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,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。这种在高校普遍建立的就业指导机构既要对毕业生的谋职进行管理、指导、咨询和教育,又要为用人单位的选录提供服务和条件。中国人民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,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设施,设有计算机办公环境、供需见面洽谈室、就业指导橱窗、学生就业咨询室、用人单位资料阅览室、信息查询室等场所。中心要开展调研、收集信息、组织招聘活动。每年的就业指导课、有关讲座、报告就开展达30多场。学校还建立了就业辅导员制度,全校各院系共配备了45名就业专兼职辅导员。近些年来人民大学的一次就业率达到97%,就业率达到了100%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